央廣網昆明4月15日消息(記者 趙貝貝)“孩子找到了!”4月14日,貴州尋子家長“棉花糖爸爸”陳生梨接到警方的電話——通過確認比對,他失散19年的女兒終于找到了。這位開著面包車跑遍大半個中國、貼滿尋人啟事的“棉花糖爸爸”,在歷經19年風霜后,終于等來了與女兒的重逢。

“孩子是在辦身份證采血時比對上的。”陳生梨聲音顫抖地說道。4月12日,他剛結束一次全國尋訪返回貴州,便接到志愿者線索:昆明出現疑似匹配。盡管此前經歷數百次希望落空,他仍立即聯(lián)系了警方。經貴州與昆明警方聯(lián)動確認,14日當天,那個在戶籍系統(tǒng)中“消失”了19年的女孩,通過生物信息鎖定了親生父親。本周五,這位父親將赴昆明接女兒回家,“她這些年連戶口都沒有,我真的很難過……”

時間倒回2006年,陳生梨夫婦帶著3歲女兒到云南昆明謀生。白天他蹬人力三輪車拉客,晚上在廣場擺攤。一次擺攤時,他讓女兒去找同在廣場的妻子,短短幾分鐘的分別,孩子卻從此消失在人群中。“她性格特別好,總抱著我的臉親,和我感情很深……”這個畫面,成為他19年來反復咀嚼的回憶。報警、張貼尋人啟事、跑遍云南全境甚至全國各地,他從此踏上了漫漫尋親路。

19年間,陳生梨的尋女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央廣網發(fā) 受訪者供圖)

19年間,陳生梨的尋女足跡覆蓋了大半個中國,他開壞了兩輛面包車,行程超30萬公里。為省錢,他睡在車里,靠賣棉花糖維持生計,車身貼滿了尋人啟事,被網友們稱為棉花糖爸爸。“剛開始怕被罰款不敢在車身上貼尋親啟事,后來全車都貼滿了。”在短視頻平臺上,他發(fā)布600余條尋親視頻引發(fā)了眾多關注,他也通過短視頻幫助多個家庭成功團圓。

尋親期間,陳生梨以賣棉花糖為生,被稱為“棉花糖爸爸”(央廣網發(fā) 受訪者供圖)

尋親路上,陳生梨與“寶貝回家”志愿者楊妞花結下了深厚情誼。“非常感謝妞花和‘寶貝回家’的創(chuàng)始人張寶艷,他們給我提供了很多幫助,妞花得知我找到女兒后也很開心,這次還要資助我認親費用。”陳生梨告訴記者,他婉拒了楊妞花資助認親費用,選擇自己貸款辦理認親儀式。如今,這位父親有了新目標:“貴州很多尋親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只要有能力,我會繼續(xù)幫助大家一同找孩子,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圓滿。”

編輯:魏文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