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媒体流类型直播
0:00
 
1x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央廣網天津3月17日消息(記者韓雨晨 實習記者郭奕錦 王婧瑜)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日前,天津市第二十中學附屬小學(以下簡稱“二十中附小”)40余名師生走進天津師范大學生態記憶館開展小學三年級科學《動物的一生》單元學習。

同學們近距離觀賞珍貴生物標本,深入理解動物生命歷程與生物多樣性。在雙師教學課堂中,學生親手制作標本,完成實踐探索;還探訪生物科學大型儀器實驗室,親眼見證科研設備……這堂特殊的科學課,不僅幫助同學們建立起直觀的認知,更讓大家充分領略到科學的魅力,有效鍛煉了動手能力,培養了創新思維。

近年來,二十中附小借助市、區級平臺不斷攜手天津市科學教育資源基地研發科學教育合作育人新模式,通過館校聯動、場域融合、寓教于樂的方式,為學生打開一扇通往科學奇妙世界的大門,讓大家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科學樂趣。“走出小學校門的科學課,將書本上的抽象知識具象化。學生們不再局限于課堂的理論學習,而是通過親歷各種各樣的相關科學實驗,直觀地感受科學的魅力,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參與科學實驗的全過程中,學生們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還培養了創新思維,為未來的學習和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二十中附小大隊輔導員朱虹說道。

據了解,天津師范大學生態記憶展館,是天津市唯一一所校內類群齊全的生物標本館,也是天津市級科普教育基地。在這里,學生們拓展了課程學習的內容,實現了校內小課堂與社會實踐大課堂的充分融合。天津師范大學生態記憶展館常務副館長戈昕宇表示,2025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出的20周年,天津師范大學以生態記憶展館為依托,將科技報國、生態文明以及科學家精神等四種元素融入了科學教育中,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能夠使青少年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環境保護意識。“截至目前,已有5萬名左右的天津市中小學生進入學校參加相關活動,未來我們也會繼續發揮師范類高校的教育資源優勢,將科技課堂與思政教育相融合,為培養出更多具有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的人才貢獻力量。”戈昕宇說道。

編輯:周思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