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江西北路、海寧路、武進路附近有一塊面積不小的拆遷地塊,一望無邊的各色共享單車堆放于此,宛如單車“墳場”。上海市交通委表示,這里停放著1萬余輛共享單車。
從2017年開始,共享單車“墳場”不斷進入公眾視野。這些“墳場”的面積從數百平方米到近萬平方米不等,停放的單車數量少則數百輛,多則十余萬輛,覆蓋了幾乎所有品牌。
共享單車“墳場”不僅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存在,而且不斷向二線城市蔓延。江西省南昌市甚至出現了“水上墳場”。據了解,共享單車“墳場”的車輛大致可分為兩類:被扣押的與被廢棄的。此外,2017年至今,包括悟空單車、小藍單車、酷騎單車、小鳴單車等在內的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倒閉,這些企業棄置的單車遍布各地。
業內人士表示。被扣押的單車應被所屬公司領取,經妥善處理后重新投入使用;被廢棄的單車應作價處理或資源回收。然而大量單車無人認領或遲滯認領,造成“墳場”持續增加和擴張。
據調查,企業認領單車積極性不高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共享單車本身價格不高,容易破損;罰款加上運費,取車成本讓企業得不償失。即便企業愿意將自家車輛“撈出來”再利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廢棄單車即便作為資源回收利用也乏人問津。
編輯:
林馥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