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雄安新區設立以來,不斷拔節生長,成為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嶄新地標。

  習近平總書記三到雄安考察,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領航指路、把脈定向。我們擷取總書記考察的部分場景,通過衛星視角見證這座“未來之城”的新面貌。

  2017年2月2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南海出發,驅車100多公里,專程到河北省安新縣實地察看規劃新區核心區概貌。

  大王鎮小王營村位于規劃中的雄安新區啟動區。在這里,總書記走進一片開闊地,極目遠眺。當天中午召開的一場小型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指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戰略選擇,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性工程。

  ↑雄安新區啟動區內,多處工地塔吊林立,一派熱火朝天建設場面,各類建設項目正快速推進。

  此次考察,總書記專程前往白洋淀,沿著長長木棧道,步入淀區深處。總書記在考察中強調,建設雄安新區,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復好、保護好。

  ↑雄安新區設立后,白洋淀實施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系統性生態治理,白洋淀野生鳥類增加至295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89種。

  2019年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雄安新區考察。

  在市民服務中心,總書記聽取了雄安新區總體規劃、政策體系及建設情況介紹。總書記強調,新區首先就要新在規劃、建設的理念上,要體現出前瞻性、引領性。

  ↑從空中俯瞰雄安,精致細膩的城市肌理、通達便捷的道路系統、林水相間的游園水系映入眼簾。

  當天,總書記來到“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區造林區域,乘車穿行林區察看林木長勢。總書記強調,先植綠、后建城,是雄安新區建設的一個新理念。良好生態環境是雄安新區的重要價值體現。“千年大計”,就要從“千年秀林”開始,努力接續展開藍綠交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畫卷。

  ↑2017年,“千年秀林”栽下第一棵樹。截至目前,雄安已累計造林48.1萬畝,森林覆蓋率由新區設立前的11%提升至35%。

  2023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考察雄安新區,并在雄安主持召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

  當天,總書記乘高鐵抵達后首先考察了雄安站的建設運行情況,指出“要進一步完善聯通雄安站和雄安新區的交通‘微細血管’,提升人流物流聚集和疏散的效率”。

  ↑從空中俯瞰,雄安站形似“青蓮滴露”。截至2024年底,雄安站累計接發旅客428萬人次。

  在容東片區南文營社區,總書記先后來到黨群服務中心和社區食堂,同社區工作人員、現場辦事群眾、就餐的社區老人等親切交流。總書記強調,建設好雄安新區,重要的是銜接好安居和樂業,讓群眾住得穩、過得安、有奔頭。

  ↑在容東片

  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在15分鐘步行范圍內都能解決,便利店、衛生服務站、小型健身場所等設施一應俱全。

  記者:張濤 蘇凱洋 曲瀾娟

  統籌:王浩程 郭潔宇 馬發展

  遙感數據與技術支持:曾迎迎 喬柯

  支持單位: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

編輯:楊璇鑠
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