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的強盛是中國高鐵發展的底氣
2014-08-25 17:10: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8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中國鐵路總公司考察并主持召開座談會。他說,每次出訪都推銷中國裝備,推銷中國高鐵時心里特別有底氣。(8月25日人民網消息)
李克強總理在出訪時多次推銷中國高鐵,可以說是中國高鐵的超級“推銷員”,那總理的底氣來自哪里?
一是掌握核心技術。中國高鐵經歷了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過程,應該說經過10年的發展,中國的高鐵積累了大量的自主知識產權,并且在世界各國的高鐵中是發展最快、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速度最高;此外,高速列車可以全天候運行,受雨雪霧的影響較航空和高速公路要小得多?梢哉f高鐵是中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創造強國的一個代表與象征。
二是具備規模效應。截止2013年底,我國高速鐵路總營業里程超過1.1萬公里,在建的高鐵規模還有1.2萬公里,是世界上高速鐵路投產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如此的規模為我們在高鐵設計、制造、運營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這是相比國外競爭對手的巨大優勢。
三是產業鏈完整。中國高鐵在工程施工、設備制造、機車車輛、零配件供應、系統集成、運營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性價比高。走出去的過程能在某一環節重點發力,也能整個系統輸出,可以有多種選擇。
應該說是中國高鐵的硬實力讓總理有了當一個超級“推銷員”的底氣,而推動中國高鐵走出去,反過來能更好地促進國內高鐵的建設與發展,能進一步消化相關產能,促進產業升級;能更好地帶動國內中西部高鐵路網的發展與完善,拉近東西部距離;能帶動城鎮化的進程、促進社會和諧。
祖國的強盛則讓中國高鐵的發展特別有底氣。中國的高鐵只用了10年的時間便達到甚至超過了國外高鐵幾十年的發展成就,這和祖國的強盛是密不可分的,強大的祖國為中國高鐵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中國高鐵受益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不斷完善的高鐵路網對加快沿線經濟發展,推進區域平衡發展又具有極大的反哺與引領作用,兩者相輔相成,互為促進?偫硗其N中國高鐵是對“中國制造”的信心,更是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央廣網評論員 許新霞)
編輯:李岸
參與討論
我想說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