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至,春耕忙

沉寂一冬的華夏大地正在被勤勞的人們用汗水喚醒

耕田地、種秧苗

這個春日,我們眾志成城,終會打贏戰“疫”的硬仗

我們也會順應農時,不負春日沃土的邀約

播撒下希望種子,辛勤耕耘

待到收獲時分,擁抱金色大地的回饋

 

  安徽肥西、肥東:田間管理施肥忙

  在安徽肥西,連日來力爭戰“疫”、春耕兩不誤,努力實現全年農業增產增效和農民增收目標。

    “干活的群眾一定要帶好口罩,錯時上工,按時測量體溫,做好登記,每個人的防護工作要做好”,花崗鎮八里社區支部書記周釗告訴種植大戶劉燕。據了解,劉燕的蔬菜種植基地每天產出蔬菜2000多斤,在蔬菜正常出售的同時,她還在志愿者幫助下無償把蔬菜送給敬老院和脫貧戶和低保戶。她說,“疫情期間,蔬菜市場需求量增加,我們菜農更要加把勁干,為疫情防治保障供給盡力。”

蘇少山和工人在進行田間管理(央廣網發 安徽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而金崗村的蘇少山同樣是一名土地承包大戶,共承包583畝地。2月17日,在蘇少山所承包的麥田內,他和幾名農民戴著口罩在田間清溝排水,做好春耕田間管理工作。看著滿地小麥綠意盎然、生機一片,蘇少山表示:“疫情當前,許多一線的同志都在奮力拼搏,而我作為農業人,也要嚴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

2月17日,安徽肥東縣橋頭集鎮竹塘村首七村民組農戶范光躍在麥田撒藥施肥。(央廣網發 王尚云 攝)

  在相隔不遠的安徽肥東,鄉村振興示范點橋頭集鎮竹塘村是中國三大傳統掛面村之一,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為搶在雨水前完成200多畝麥田的撒藥施肥,承包戶范光躍一家也在橋頭集鎮、竹塘村新時代文明志愿者的幫助下有序春耕確保不誤農時,穩產增收。

  湖南雙峰:3000農業生產大戶搶抓農時忙春耕

  在湖南雙峰,有農業生產大戶近3000戶。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來自湘鄉的辣椒種植師譚小林正忙著松土,他告訴記者盡管目前疫情還比較嚴重,但是自己的種植小團隊在做好必要防護的基礎上,從正月初三就開始工作了,平均每天要制作五萬個培植營養盆。

湖南雙峰農業生產大戶搶抓農時忙春耕(央廣網發 王威群 吳海清 供圖)

  在另一個蔬菜大棚里,綠油油的白菜苔長勢喜人,家住秋塘村的張美艷從去年12月份種下的這些白菜苔,目前每天分成兩趟直供婁底城區各大超市,滿足城區市民的需要。她笑著說,“我們做不了別的,這就是我們農民防控疫情的擔當。”

湖南雙峰農業生產大戶搶抓農時忙春耕(央廣網發 王威群 吳海清 供圖)

  江西泰和、會昌:農忙不等閑

2月17日,在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萬合鎮江南村油菜種植大戶劉道彪的百畝油菜地里,無人機正在進行植保作業。(央廣網發 鄧和平 攝)

  在江西泰和,正在上演“人勤春來早,春耕備耕忙”的生動景象。在做好防疫的同時,充分運用了無人機、農機做好春季油菜田間管理,積極推進農業生產有序開展。

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珠蘭鄉下照村,農事“鐘點工”佩戴著口罩在田間覆蓋地膜(央廣網發 朱海鵬 攝)

  在江西會昌縣田間地頭,處處可見農事“鐘點工”正忙著翻地、整地、施肥、蓋膜。不同于往年的是,在田頭勞作的農民朋友都戴上了口罩,以相隔2米的距離,分散作業。

    下照村黨支部書記曾憲發說,“為將新冠肺炎疫情對春耕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村里一方面安排工作人員堅守崗位排查登記,防止疫情輸入;另一方面做好果業生產,露天蔬菜、大棚蔬菜種植等工作,科學引導村民尤其是貧困村民搶抓節令做好春耕備播。”

農事“鐘點工”佩戴著口罩在田間覆蓋地膜(央廣網發 朱海鵬 攝)

 

記者:鮑玉嬋 鄧文輝 王一凡
通訊員:艾克發 馬家貴 周夢蘭 王尚云 王威群 吳海清 鄧和平 朱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