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頻頻虧損 產業升級是出路
2016-08-30 18:54: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30日消息(記者張子雨)現在農村電商的發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一些農土特產,借助電商走進了千家萬戶。而一些種植或養殖生鮮農產品的農戶的日子似乎不那么好過。近日,“天天果園”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門店全部關閉,“青年菜君”和“果實幫”也宣布停業。
從投資的風口到集中爆發危機,生鮮電商僅用了兩年時間。來自中國農業生鮮電商發展論壇的一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只有1%實現了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的7%是巨額虧損。表面上看,融資不到位、現金流斷裂是生鮮電商倒閉的直接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電子商務讓咱們的農產品的銷路一下拓寬了很多。這幾年,“生鮮電商“的生意越來越紅火,估計有好多朋友也接觸過甚至參與了相關的生意。但是,慢慢地大家就會發現,這一行雖然看起來很紅火,但是真正想賺錢,還真不簡單。
有數據就顯示,2012年到2015年,咱們國家的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從30多億一下增長到將近500億,今年還可能突破一千億,看起來,真的是遍地黃金。但是要具體到各個企業來講,情況就復雜了。我這兩天就看到一組數據,說,去年生鮮電商的企業數量超過4千家,但是只有1%,也就是40多家實現了盈利,95%的企業都在虧損。
為啥虧呢?有媒體總結出了幾條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盲目燒錢忽視消費者需求,F在互聯網是創業的風口,創業企業層出不窮,而且,有不少企業都被投資者看好。手里有了充足的資金,自然就想發展步伐快一些,但是從現狀來看,有不少企業又走上了低價競爭的老路,但是質量并不能滿族消費者的需求。但是有調查報告顯示,其實大家最在乎的生鮮產品的質量,質量好,價格高一點其實也不會影響市場。
除此之外,缺乏特色也是一個大問題;ヂ摼W四通八達,大家都想借助互聯網全面發展,于是,大量的生鮮電商企業啥都賣,這就缺乏特色,再加上前面說的價格戰,就讓消費者很難養成品牌意識,生鮮電商又成了當年的農貿市場,看起來啥都有,但是要是細細說起來,就很可能,大家只知道哪家最便宜,但卻不一定分得出哪家最有特色,質量最好。
正因為如此,生鮮電商現在的市場占有率,只有3%,也就是說,市場潛力非?捎^,但是發展現狀讓人著急。
對于這種現狀,其實咱們也沒必要太擔心,實踐證明,在一個行業發展的初期,都會出現這種過度競爭的局面,咱們想想之前的電商、團購,其實都出現過類似的情況,而且出現這種情況,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這個行業是非常開放和自由的,這對創業者來說是好事。
產業升級則是接下來必須要進行的工作。這個產業升級,往小里說,就是生鮮電商要有新思路。提供個性化、高質量的產品。這一點上,咱們各位農民朋友可以大有作為,如果電商和咱們直接對接,這樣的農產品,質量肯定有保障,而且咱們還可以通過簽訂合同的方式,進行定制化生產,這樣也讓生鮮電商的產品有了特色。在這個層面,咱們也可以主動出擊,和生鮮電商企業積極對接,給企業解決了問題,也給咱們帶來了商機。
往大里說,產業升級關系到冷鏈物流的發展、行業規則體系的制定,而這些內容,需要企業的積極探索,也需要行業協會、管理部門的提前規劃。
正所謂:生鮮電商潛力大,缺乏特色也白搭。轉型升級求創新,各方努力共開發。
編輯:昌朋淼
關鍵詞:農村電商
2016-07-15 14:59:00
農村電商,這是一片在預測中,市場規模有望增長到4600億元的藍海!過去一年,工業品下鄉與農產品進城成了電子商務領域的重頭戲。然而,現實中,農村電商的發展卻在上演著“冰與火”并存的挑戰。
2016-06-06 17:11:00
近年來,農村電商發展迅速。農村居民也能像城市居民一樣,網購物品送貨上門;田間的新鮮蔬菜,也能第一時間擺上超市貨架、端上百姓餐桌。
2016-05-11 12:28: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