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變化太大了,我和孩子都喜歡來江邊散步,我也常拍照分享現在岸線的如畫風光。”從小在長江邊長大的九江市民潘立是一名攝影愛好者。這些年,他用鏡頭記錄了九江長江沿線的變遷:以前江邊雜木叢生,臨江不見江;如今,江岸邊有跑道、公園,成為市民休閑、游客打卡的好去處。
江西九江市是萬里長江、百里鄱湖交匯點,擁有152公里長的長江岸線,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2022年12月,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段)項目一期建成,串聯起沿線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跡、人文景點。
俯瞰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城區段(央廣網發 潘立 攝)
2023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九江市考察調研,了解當地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長江岸線生態修復、石化企業轉型升級等情況?倳浿赋觯L江是長江經濟帶的紐帶。無論未來長江經濟帶怎么發展、發展到哪個階段,都不可能離開長江的哺育。要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出發,著眼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把長江保護好。
“我近距離聆聽了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倍感責任重大。”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負責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城區段一期項目建設的魏亞康仍歷歷在目。
千百年來,長江不僅滋養了華夏兒女,也孕育了沿江地區絢爛多彩的文化。九江市牢記囑托,在打造長江“最美岸線”的同時,以高水平保護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守護母親河的千年文脈與生態活力。
游客參觀瑞昌市銅嶺銅礦遺址博物館(央廣網記者 劉培俊 攝)
位于長江南岸的九江瑞昌市銅嶺銅礦遺址是中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銅礦遺址,也是長江國家文化公園自西向東入贛的首個標志性項目。作為其代表性景觀的銅嶺銅礦遺址博物館,自2024年10月10日開館以來,已吸引5萬多名游客前來探秘。
“戴上這副AR眼鏡,就能穿越時空‘體驗’古人的采礦過程!比鸩秀~嶺銅礦遺址保護中心主任嚴春智介紹道。他們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和建設遺址公園,將沉睡的銅礦古礦場煥發新生機,不僅讓游客能沉浸式體驗中國青銅文明的璀璨起源,更帶動周邊鄉鎮的文旅產業發展。
銅嶺村美麗鄉景吸引游客前來探訪(央廣網發 江瀠 攝)
“游客來了,我們農產品的銷路也打開了。”銅嶺村村民鄒紀明說。依托瑞昌市銅嶺銅礦遺址文旅的輻射效應,該村形成“考古研學+生態觀光”的鄉旅新業態,村民通過民宿經營、手工藝品銷售等實現多渠道增收。而為了保護一江碧水,銅嶺村還同步推進污水管網鋪設與終端處理設施建設,促進綠色發展與文化傳承深度融合。
江豚逐浪、候鳥翔集,如今的九江長江岸線綠意綿延、四季皆景!翱粗毒G線不斷延伸,市民紛至沓來,作為參與項目的城市建設者,我感覺所有的付出都值得!”魏亞康笑著說。
總監制:駱紅秉
總策劃:張軍 于鋒
監制:伍剛 宮歆慧
統籌:陶玉德
策劃:王一凡
采制:胡斐 劉培俊
鳴謝:九江市委網信辦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