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一位知名演員因流感并發肺炎去世的消息引發了大眾對流感的高度關注。
在冬季這個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 哪種類型的感冒更容易引發肺炎?哪些行為會增加致死風險? 得了流感怎么辦?
哪種類型的感冒更容易引發肺炎?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何沂在接受 央廣網采訪時表示, 冬季本就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好發季節,由于天氣寒冷,人們容易受寒致病。
今年冬天屬于暖冬,而這也讓病毒更易存活,所以 近期甲流、乙流、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種病原體感染較為常見。
何沂告訴記者, 細菌、病毒、非典型菌都有可能從上呼吸道感染進展成為肺炎。
從中醫角度出發,主要從“正邪”兩方面來看:“邪氣”盛,病原體的致病力、毒性越強,病情就會越急驟迅猛;而“正氣”虛,免疫功能越弱,“邪氣”就會乘虛而入,迅速進展為肺炎,甚至損害多臟器的功能。所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不熬夜、健康飲食、適當運動、調暢心情尤為重要。 尤其是在春節期間,聚會不要太頻繁,應減少傳染途徑,防患于未然。
哪些行為會增加致死風險?
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病區副主任葛挺在接受央廣網采訪時,結合近期接診的病例為大家做了解答。
近日,葛挺收治了不少流感患者,30歲的李女士就是其中一位。 10天前李女士就感覺自己得了感冒,有流鼻涕、鼻塞癥狀。為了不耽誤和家人一起去北方游玩,她吃了些感冒藥就出發了。
5天后,李女士和家人結束了旅程,返回寧波,而她原來的感冒癥狀非但沒有因吃藥而減輕,反而更加嚴重了,咳嗽一直不停,還咳出了黃色膿痰,并出現體溫達到38℃的發燒癥狀。
經過檢查,葛挺診斷是甲流合并細菌感染,引發了肺炎,產生這個病情的主要原因是 流感病毒影響了人體的免疫功能,細菌侵襲了肺部。此外,這還和李女士感染病毒后 沒有注意休息,旅途勞累,免疫力進一步下降等因素密不可分。最終,李女士聽取醫生建議進行了住院治療,經過5天的抗感染治療后康復出院。
葛挺為患者聽診(央廣網發 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供圖)
“病毒感染不僅可以從上呼吸道侵入肺部導致肺炎,還會攻擊人體其他器官,如肝、腦、心臟等。”葛挺表示,查出 感染了流感病毒要及時接受治療,按照醫囑服用抗病毒藥物,不要隨意增減或者停藥,更不要硬撐延誤治療。“每個人的抵抗力不一樣,病毒感染期間應量力而行,注意休息,避免勞累。”葛挺說。
流感具有發病率高,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點,而且是一種免疫自限性疾病。葛挺表示流感導致死亡或嚴重并發癥者仍屬于少數,大家 不必過于擔憂,但 也不能不當回事。流感感染一般一周內可自愈,當病程超過一周,或者出現胸痛、心悸、呼吸困難、腹瀉、膿痰、發高燒等癥狀時,要及時就醫。
抓住“黃金48小時”千萬別拖
流感發病48小時稱為自救的“黃金48小時” ,高危人群如果沒有在48小時內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藥物,疾病可能發展成肺炎等。在流感高發季,家中可配備流感自測試劑以及少量藥物,藥物可選擇: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
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并發癥
臨床上把小于5歲、大于等于65歲(也有指南界限在大于50歲)、孕婦、產后2周內和有慢性基礎疾病的人群列為并發癥高危人群。健康的中青年人群流感出現并發癥風險低,但也不能因此忽視風險。
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并發癥,典型表現是咳嗽伴呼吸困難、呼吸急速(>24次/分)、缺氧和發熱(>3天)。肺炎類型包括:
· 原發流感病毒性肺炎:流感發作3~5日后仍持續存在高熱,以及有上述肺炎表現。通常很嚴重,進展可能很快,不積極干預會有生命危險,特別是有肺部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 繼發細菌性肺炎:流感癥狀有所好轉(包括熱退)后,再次出現發熱和咳膿痰。通常出現在流感數天后(7~14天),最常見,在重癥流感中約占1/3,繼發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往往危重。
· 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性肺炎:參考上兩者,可表現為癥狀逐步加重,也可表現為短暫好轉后加重。
得了流感怎么辦?
自我判斷:
對于平素身體健康的年輕人(15~65歲),在流感季節,自己的小區、學校、辦公場所等有流感病例,突然出現發熱、咳嗽、肌痛或無力癥狀時,臨床可以疑診流感。
此時不需要流感檢測來確診。自購抗原家庭檢測也是一種選擇,但受采樣技術影響,陽性的準確率可能達不到預期的50%~70%,有需要明確診斷時,在1~2天內多次采樣有助于提高陽性的準確率。
· 無并發癥的流感,成人的發熱和呼吸道癥狀通常持續約3天,隨后大多會改善,完全康復可能需要10~14日(年紀大、免疫力低下恢復時間更長),部分患者的乏力癥狀會持續數周。
· 出現并發癥的流感,或者有脫水(口渴、疲倦、尿少黃)、心肺功能受損、精神狀態改變的情況,通常屬于重癥,應住院治療。
疑診或確診流感時:
符合以下任一情況,需要積極抗病毒治療:
· 并發癥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流感,無論癥狀輕重、病程是否超過2天,都建議抗病毒治療。
· 高危人群接觸者:非高危人群流感,但會接觸到高危人群(比如家里有小孩、老人等),無論癥狀輕重、病程是否超過2天,也建議抗病毒治療。
· 流感持續或重癥:流感樣癥狀持續進展,超過3天,或者出現流感并發癥、重癥時。重癥或病程超過2天時建議遵循醫囑選用對應抗病毒藥物及時治療。
如果不屬于以上三種情況:
· 病程在48小時內,可以根據自身生活、工作或學習等需要,跟醫生溝通后決定是否給予抗病毒治療,因為輕癥流感可以自愈,藥物可以縮短病程,但同時有增加耐藥風險。
· 病程已經超過48小時,又不符合上面三點需要用藥的情況,不建議抗病毒治療。
來源:央廣網綜合此前報道、科普中國、央視新聞等
記者:鄭潔怡 俞燁
本期編輯:杜曉婧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