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提供“鐘點房”服務,本就是在正常預訂之余、為降低客房閑置率而推出的促銷舉措。只要是客人正常合理使用客房資源,酒店就不存在被“薅羊毛”的情況。
近日,不少大學生解鎖了冬季洗衣新方式——將酒店的“鐘點房”變成“洗衣房”。相關話題也登上熱搜,引發熱議。
大學生開鐘點房洗衣服被吐槽“薅羊毛”
來自武漢的研究生小魚(化名)花100元開鐘點房洗十幾件衣物,并詳細記錄了全程的洗衣體驗,發帖后瀏覽量達29萬。但有不少網友吐槽:“大學生真會薅羊毛!”“如果哪一天酒店的服務降級了,就是你們的錯。”“這樣影響了正常住客的權益。”
記者梳理發現,這段時間,“酒店洗衣攻略”在網絡上大火。社交平臺上,不僅有酒店洗衣的詳細攻略,留言區還有成百上千的追問或者洗衣注意提示,甚至還有酒店洗衣機的“好用”對比。
小魚也提到,自己所住的學生公寓雖然也有提供自助洗衣房,但是不方便洗羽絨服,也沒有消毒的功能,費用多為幾十塊不等。
有網友算了一筆賬,在洗衣店洗羽絨服、大衣、毛毯、被套等大件,少則幾十,多則上百。相比之下,在酒店花一兩百元開一間鐘點房,可用上幾萬塊的商用洗烘設備,烘出來的衣服蓬松柔軟,實在是“性價比之選”。
酒店回應:營業沒受影響
多家酒店向記者透露,開鐘點房洗衣當下之所以火爆,主要是受社交平臺影響。
事實上,酒店免費洗衣的服務一直就有。小魚表示,酒店非常歡迎住客預訂鐘點房來洗衣服。“這對于酒店來說是閑時再利用,一天內入住的時段越滿越好。”
為驗證小魚的說法,記者隨機撥打了三家酒店前臺的電話,對方均表示,只要入住即可自助洗衣,酒店營業沒有受到影響。
酒店提供“鐘點房”服務,本就是在正常預訂之余、為降低客房閑置率而推出的促銷舉措。只要是客人正常合理使用客房資源,酒店就不存在被“薅羊毛”的情況。大學生開鐘點房洗衣服,滿足了自身的洗衣需求,又提高了酒店入住率,可以說是一種符合市場規則的互利雙贏行為。
酒店為啥愿意被“薅”?
有關“酒店洗衣”的攻略在社交平臺掀起熱潮之外,也引發了許多關于酒店功能定位、衛生安全以及行業影響的討論。
湖南省旅游飯店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伏姣介紹,“鐘點房變身洗衣房”的現象大多出現于中端酒店,消費人群主要集中在學生和租房族。尤其是在南方地區,由于濕度大,衣服不易曬干,在沒有獨立的洗衣機或烘干機且有大量衣物需要清洗的情況下,有著優惠價格的中端酒店“鐘點房”就成為了高性價比的理想選擇。
酒店自助洗衣房
酒店愿意被“薅”,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教授李彬解釋,酒店行業也一直在探索如何盤活現有資源。洗衣所產生的水電費、洗滌費用以及機器損耗等成本并不高昂,但把客房轉變為鐘點房實現了分時段收費,有效提高了入住率,增加了酒店收益。
多家酒店從業者認為,隨著消費需求越來越多元化。“鐘點房洗衣”為酒店行業乃至整個服務業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繼續深挖共享空間的潛力,例如,自學室、面試區、社交場等。
“大學生和酒店的雙贏”
對此,有網友表示,“這不算薅羊毛吧……”“這是種雙贏吧!”
也有網友擔心公共洗衣機的衛生問題。
看到年輕人的市場商機,酒店推出“入住免費洗衣”的新營銷模式,更應推出更周到的服務來匹配需求,比如加強洗衣機消毒等維護措施、關注并協調好不同客群的酒店資源使用需求等。這也啟發了服務業探索“解鎖”多元消費場景,值得鼓勵。與此同時,高校服務部門和社會相關行業從中也可借鑒、研判,可否創造條件更好滿足學生們的新需求,讓現有社會資源得到更合理、更高效的利用。
來源:央廣網綜合人民日報、中國之聲、九派新聞、川觀新聞、網友評論等
本期編輯:劉尚 姜葳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