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公司 > 正文
楊春陽:社會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在于年輕人
2012-02-05 19:45 來源:中國廣播網我要評論中廣網北京2月5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據報道,1998年,馬化騰5人湊了50萬創辦騰訊,沒有買房;1998年,史玉柱借50萬搞腦白金,沒有買房;1999年,丁磊用50萬創辦163,沒有買房;1999年,陳天橋炒股賺50萬,創辦盛大,沒有買房;1999年,馬云等18人湊50萬,注冊阿里巴巴,沒有買房。如果當年他們用50萬買房,現在可能貸款都還沒有還清!這個報道的觀點很明確,就是年輕人應該創業優先。經濟之聲評論員楊春陽認為:
楊春陽:這個觀點一時間在網絡上引起了熱烈的爭論。有人說這是典型的選擇性記憶,只記住成功的,忘記了失敗者;有人說,那個時侯有幾十萬人用50萬創業,互聯網泡沫破滅那年,淹死的企業不計其數,成功的幾率近乎于買彩票! 還有的人借了50萬創業,三年后血本無歸,他現在逢人便講,還不如當初買房呢。根據當前收益,來判斷過去和未來的價值走向,是社會行為和社會心理的一種集體準則。我曾經在一次大話公司節目里說過,要把優秀青年吸引到中小型公司去。因為,任何一個社會的再生產能力、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都在于年輕人、在于技術創新的推動。而不是靠房奴和房東來推動的。那么怎么樣去吸引優秀青年進中小型公司呢,現在年輕人里最有智慧、最優秀的很多人,都以考取公務員為終極目標,這對我們的社會創新,肯定是一種弱化。
那么這兩天,我還看到一條喜人的消息,就是共青團廣東省委提出一個方案,很多大學生一畢業就成為蟻族,生活艱辛,看不到希望,他們提出建議,將新就業大學畢業生,明確納入以公租房為主體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具體的對策建議和方案是:第一,將新就業大學畢業生明確納入以公租房為主體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第二,是明確新就業大學畢業生公租房申請條件,建立合理的輪候制度;第三是為符合條件的新就業大學畢業生自行解決住房的,提供租賃補貼。還有的廣東省企業提出,除公租房外,有條件的公司和企業還可建立人才公寓。這是個非常好的對策建議,我們現在提出要創新社會管理,這就是個非常好的方向,一個很好的案例,值得全國推廣。這個方案能改善、改進眾多中小型公司、小微型企業成長的社會環境。
像中國這樣一個經濟大國,要讓千千萬萬個中小型企業和小微型企業茁壯成長,光靠單一的經濟政策還不夠,還需要有相關配套的社會政策,為這些中小型公司,小微型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生態,即便以經濟發達的廣東省來看,在公司企業就業的大學畢業生的平均工資每個月就是2500塊錢,無論買房租房這都是沉重的負擔,創業的激情、創新的想象、創業的空間必然受到壓制,如果相關社會政策能夠給予一定的扶持和激勵,使買房趁早讓位于創業優先,就能把優秀青年真正吸引到中小型公司,這對于有效的解決龐大的就業問題,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夠起到強大的作用。
編輯:孔明
央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