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武漢3月5日消息(記者左洋 趙玲)2025年3月5日是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和第26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連日來,湖北多地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弘揚雷鋒精神和志愿服務精神。

現場換領第三代社保卡(央廣網發 漢口銀行供圖)

第三代社保卡新增交通出行、文旅消費等民生功能,但部分老年人因行動不便或對政策不了解未能及時辦理。2月27日,漢口銀行光谷分行的志愿者們攜帶移動終端設備來到康橋社區,現場完成申請、制卡、激活全流程服務,讓老年居民“零跑腿”完成升級。82歲的王奶奶感慨:“原來要去銀行排隊,現在下樓散步就把卡換了,真好!”

大冶市的志愿服務攤位(央廣網發 大冶市城市文明創建中心供圖)

2月28日,大冶市夕陽紅廣場變身“銀發友好空間”,來自東岳路街道各社區的眼科義診、理發、反詐宣傳、應急救護等15個志愿服務攤位連成一片,以服務老年人群體為重點,為市民提供全面、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現場,每個攤位前都聚集了多位老年人咨詢,有的攤位甚至被圍得“水泄不通”。市民陳友志開心地表示:“這里免費測量血壓挺方便的,剛好有些降壓藥不知如何吃,現場向醫生咨詢一番,就弄懂了。”

宜昌市2025年學雷鋒志愿服務行動啟動儀式現場(央廣網發 宜昌市學雷鋒協會供圖)

3月2日,宜昌市在伍家崗區實驗小學舉行2025年學雷鋒志愿服務行動啟動儀式,聚焦助困護新、基層治理等領域推出特色項目。“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王華君帶領志愿者宣誓踐行承諾,“蒲公英”助殘、“關愛快遞小哥”等10支特色志愿服務隊現場接旗,將開展精準化、專業化志愿服務。

武漢市硚口區“3·5”學雷鋒紀念日主題志愿服務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硚口區委宣傳部供圖)

3月4日,武漢市硚口區發布2025年首批志愿服務項目,涵蓋了敬老扶幼、助殘濟困、醫療健康、便民服務、生態環保、應急救援、科普宣教等多個領域。“這份清單讓需求與資源精準對接,從‘銀齡關愛’到‘新業態護航’,從‘社區微治理’到‘文化傳承’,旨在為我們的社區、居民朋友提供長期、穩定、可預期的民生服務。”硚口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武漢市江岸區的公益市集(央廣網發 湖北省國土測繪院供圖)

在武漢市江岸區,公益市集玩出“新花樣”。3月4日,湖北省國土測繪院的青年志愿者們化身公益使者,引導職工和居民通過玩游戲、答題通關等方式領取兌換券,到市集免費兌換一份愛心捐贈物品。整個市集洋溢著青春活力和濃濃溫情,吸引了眾多社區居民和職工前來“趕集”。

荊門市的“雷鋒便民集市”(央廣網發 荊門市委宣傳部供圖)

3月4日,荊門市東寶區泉口街道金象社區“雷鋒便民集市”熱鬧開市。志愿者們以義務理發、愛心縫補、健康義診、修剪指甲等貼心形式,為社區居民送上了實實在在的便民服務。

真假商品識別實驗(央廣網發 胡劍芳 攝)

消費維權知識講座、真假商品識別實驗、解密消費陷阱、預付費消費的跑路風險、消費憑據的規范保存……3月5日,咸寧市咸安區賀勝市場監管所走進湖北健康職業學院,開展“雷鋒精神永傳承,滿意消費在咸安”活動,近萬名學生參與學習互動。

十堰經開區志愿服務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劉愛理 攝)

3月5日,十堰經開區在祥安廣場開展以“學雷鋒、做志愿者、服務支點建設建新功”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活動現場通過展板展示、互動問答等形式,宣傳文明條例,倡導“綠色低碳”理念,引導更多市民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在關愛他人、奉獻社會中實現自身價值,提升全民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活動當天共發放宣傳資料700余份,服務群眾超800人次。

鄂州市梁子湖區2025年“3·5”學雷鋒紀念日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央廣網發 鄂州市梁子湖區委社工部供圖)

3月5日上午,鄂州市梁子湖區2025年“3·5”學雷鋒紀念日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在太和鎮文化活動中心主會場及各鎮、梧桐湖園區分會場同步啟動。會上,通報了該區2024年度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名單,并宣讀了《梁子湖區2025年學雷鋒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倡議書》。活動現場還設有志愿服務集市,提供健康義診、法律咨詢、應急科普等15項惠民服務,累計服務群眾超500人次。

湖北省委社會工作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4年底,湖北省各類注冊實名志愿者1110萬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9%,志愿服務隊伍4.4萬個,志愿服務項目2.7萬個。

編輯:鄧子依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