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海口3月31日消息(記者 付美斌)撐桿、圍網、撈魚……近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港養殖基地捕撈的30多萬斤金鯧魚,通過冰鮮、檢測、宰殺、速凍等一系列初加工環節制成冰鮮產品后,出口到東南亞市場。這也是海南水產品搶“鮮”出海的一個縮影。

海尾港養殖基地捕撈的金鯧魚(央廣網記者 付美斌 攝)

在“海南鮮品”品牌戰略推動下,海南水產出口版圖持續擴張。據海口海關最新統計,今年前兩個月,北美市場表現亮眼,對美出口增長39.6%、加拿大市場增長109.9%;歐洲板塊異軍突起,英國、法國、荷蘭分別增長75.7%、75.3%、33.8%;中東市場以色列訂單增幅達52.2%。

被列入2024年“海南鮮品”品牌目錄的海南佳德信食品有限公司,先進的水產品加工流水線滿負荷生產。這家擁有千噸級冷庫的企業,其凍羅非魚片通過HACCP認證,銷售網絡覆蓋歐洲、中東、美國、墨西哥等地。

羅非魚片加工車間現場(央廣網 受訪企業供圖)

羅非魚,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推薦為最重要的水產養殖種類之一。經過近30年的發展,羅非魚及其制品成為海南水產品出口主要品種,2025年前兩個月出口5.1億元,增長36.5%,占全省水產品出口總值的93.4%。

除羅非魚及其制品之外,海南其他水產品也加快走出國門。今年前兩個月,冰鮮金鯧魚、冰鮮泥猛魚、凍對蝦餅、凍鯖魚等特色水產品出口也實現增長。

記者了解到,為推動海南羅非魚出口提質增量,海口海關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持續優化服務措施,采取定期“點對點”調研水產品出口動態等方式,及時掌握企業出口瓶頸問題,采取提供“邊檢邊放”“快速出證”等多項通關便利化措施,保障水產品出口“零延時”,高效節省企業通關成本,助力海南特色水產品加速出口。

“2024年底羅非魚塘頭收購價格處于全年高位,今年前兩個月訂單成本價格上漲,我們公司為滿足國外市場需求加急生產,出口的羅非魚在海關的指導下更加快速通關。”通威(海南)水產食品有限公司業務聯系人介紹。

晨海水產工作人員正在給石斑魚做育種前的準備工作(央廣網發 受訪企業供圖)

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作為水產南繁種業的領軍企業,南海中沙魚品牌被海南省農業農村廳納入《2023年海南省農業品牌目錄》。“崖州灣海域海水溫度適宜、水質好,特別適合金鯧魚生長。我們投放了86口網箱,年產魚可達4000噸。”晨海水產相關負責人透露,崖州灣海域養殖出的海鮮產品品質非常好,長速快、膚色金黃、食用口感好,深受市場認可。

作為海南海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樂東正以“海洋牧場+精深加工+冷鏈物流”全產業鏈模式破局。“在一系列舉措的有力支撐下,2024年樂東漁業產值同比增長14%。” 樂東黎族自治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今年將圍繞“向海圖強”,新增投產深海網箱2座,將深遠海養殖水體擴充至21.5萬立方米,持續壯大“海上糧倉”。

編輯:索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