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流程電爐鋼是未來鋼鐵產業的發展方向之一。

數據顯示,與高爐—轉爐長流程煉鋼相比,用電爐冶煉1噸鋼,可節約1.7噸鐵礦石、350千克標煤,減少1.6噸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顯著的資源環境效益。

河北發展短流程電爐鋼,重點在哪里?還需攻克哪些難題?

日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電爐鋼分會成立大會在石家莊市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科研機構、電爐企業代表分享經驗做法,探討電爐鋼未來發展之路。

流程“長改短”

激發鋼鐵轉型新效能

同樣是煉鋼,為何電爐煉鋼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果呢?

“電爐煉鋼以廢鋼為原料,省去了燒結、焦化、煉鐵等污染物高排放環節,將長流程變為短流程,實現了節能降碳。”河鋼集團石鋼公司煉鋼廠相關負責人霍彥朋說。

正是看中電爐煉鋼的節能減排優勢,2020年,從石家莊市區搬到井陘礦區的石鋼公司,舍棄傳統的高爐—轉爐,在新廠區新建了兩座130噸電爐。

兩座電爐雖是德國進口的,但在公司技術專家的技術攻關和工藝革新下,設備效能不斷提升。拿電爐廢鋼預熱系統來說,經過改進,預熱比例由投產初期的不足50%提高到99%,較傳統電爐噸鋼降低電耗30%以上。

流程“長改短”,激發鋼鐵轉型新效能。

經測算,相比老廠區,新廠區噸鋼綜合能耗降低62%,同口徑碳排放量減少75%。石鋼公司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入選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范廠”。

“電爐短流程煉鋼能耗低、污染少,成為實現鋼鐵行業減污降碳的重要途徑,符合全球綠色發展的大趨勢。”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肖邦國說。

近年來,我國電爐鋼產業發展取得顯著進步,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但仍存在電爐鋼占比偏低、產業結構不合理等一些短板。

肖邦國認為,在“雙碳”背景下,推動電爐鋼產業高質量發展應突出重點、把握關鍵,從全面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加快節能改造和能效提升、推動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強品牌標準能力等方面入手,進一步提高電爐鋼產業的發展水平。

做好“鏈”文章

構建產業發展新生態

這些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黃導赴日本等地鋼廠進行深入考察,并多次參加國內鋼鐵業超低排放技術交流會,探尋短流程電爐鋼提質增效發展的技術路徑。

黃導認為,電爐鋼產業布局要充分考慮兩方面,一是有充足的廢鋼供給來源,二是有具備價格優勢且充沛的電力供應。此外,還要加強產學研用合作下的自主創新。

“與其互筑籬笆、自成一體,不如聯合融合、互利共贏。”黃導說,推動短流程電爐鋼產業提質增效,集聚廢鋼和鋼鐵產業鏈上下游優勢資源十分必要。

去年9月,河北省廢鋼鐵與短流程電爐鋼產業聯盟成立,開啟河北廢鋼與電爐鋼產業發展新征程。石鋼公司當選為理事長單位。

在黃導看來,該聯盟集聚上下游資源,精準建鏈、延鏈、強鏈、補鏈,促進了河北廢鋼和鋼鐵產業協同高效發展。

作為該聯盟的副理事單位,興業銀行石家莊分行探索開展鋼鐵行業轉型金融業務,助力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截至2024年末,該分行綠色金融融資余額達356億元,綠色貸款余額169億元,綠色金融客戶數量增至1611戶。

做好“鏈”文章,構建產業發展新生態,離不開產學研用的密切合作。

從事電爐鋼研究40多年的北京科技大學碳中和研究院教授朱榮,帶領科研團隊與河鋼集團合作實施了全球首例“氫基豎爐—近零碳排電弧爐”新型短流程項目,獲世界鋼鐵協會“低碳生產卓越成就獎”。

這個項目從能量來源碳近零、冶煉過程碳近零、原料生產碳近零等方面展開協作創新,推動實現電爐煉鋼全過程近零碳排放。

“盡管我國電爐鋼生產技術及裝備整體來講與國外先進電爐相比有一定差距,但一些單元技術實現了并跑甚至領跑。”朱榮表示,下一步,要強化源網荷儲微電網等技術的應用,實現廢鋼—電力—熱能的梯級利用,提升綜合能效。

廢鋼是電爐煉鋼重要的原材料,廢鋼質量問題長期困擾鋼鐵企業。

河鋼集團建設了集廢鋼交易、物流、金融等功能于一體的廢鋼供應鏈平臺,自主開發了智能廢鋼驗質系統,為提升電爐鋼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提供助力。

“隨著我國廢鋼資源不斷增長,綠色煉鋼原料供應將更加充足。”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鋼鐵處相關負責人說,未來,要建設更加高效的廢鋼資源回收加工配送體系,制定一批廢鋼產品分類質量控制標準,培育壯大一批原輔料骨干企業,促進電爐鋼產業鏈協同發展。(貢憲云 林靖晗)

編輯:姜麗麗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