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學期開學以來,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將課間從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給學生更加充足的活動時間,讓更多學生“動起來”。
“現在每節課間都能玩到新花樣!跳格子能學加減法,地面飛行棋教防溺水知識,闖關游戲也很有趣。”淶水縣第二小學學生趙琳赫興奮地說。
淶水縣第二小學學生正在跳格子(徐梓鈺 攝)
隨著清脆的鈴聲響起,淶水縣第二小學的學生們涌向游戲區,開展跳繩、轉迷宮、跳格子、斜線跑等形式多樣的地面運動和游戲。這些活動不僅鍛煉了反應速度、協調能力,還通過游戲化教學傳遞防溺水等知識,讓15分鐘課間充滿趣味。
淶水縣第二小學教師鄭國靜表示,課間活動延長后,學生互動更頻繁,課堂專注度與學習效率均有提升。
據了解,為確保課間活動有序開展,淶水縣第二小學將傳統文化、科普知識、安全教育、文明禮儀等內容與體育游戲相結合,采用“共性普及+個性特色”的思路,鼓勵學生在課間自主參加個性化活動。“我們統籌規劃‘教室—走廊—操場’三級活動空間,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安排教師現場巡視,不斷完善課間活動的形式和保障措施,確保學生在活動中的安全。”淶水縣教育和體育局四級調研員劉文強表示。(楊猛 劉澤峰)
編輯:姜麗麗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