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劉立新 通訊員李端 毛慧新)“派出所給我們發放了統一的廢品收購登記冊,以后我們在回收廢舊金屬時一定會認真核實,做好登記,規范經營。”近日,河南省遂平縣檢察院在開展檢察建議“回頭看”時,一個經營廢品收購站的老板說。
2024年6月,遂平縣檢察院在辦理一起盜竊電纜案件時發現,犯罪嫌疑人李某和楚某將偷來的電纜賣給廢品回收商賈某,而賈某對這些可疑電纜并未按規定如實登記,也未向公安機關報告。“通過梳理近兩年辦理的6起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案件,我們發現,廢品收購站成為盜竊犯罪銷贓的主要渠道,這反映出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存在亂象,亟須整治。”辦案檢察官表示。
據此,遂平縣檢察院檢察官對轄區4個街道辦事處、11個鄉鎮的23家廢品收購站逐一開展走訪調研。檢察官在調查中發現,3家大型廢品收購站未取得營業執照、未依法備案卻仍在經營;大部分收購站在回收廢舊金屬時未登記或登記信息過于簡略,在收購有贓物嫌疑的摩托車、電動車、小型農具時未向公安機關報告。
2024年10月31日,遂平縣檢察院依據發現的問題向相關部門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建議督促無證經營者及時登記注冊、依法備案,張貼廢品回收登記報備卡;研究制發統一的登記樣本冊,指引經營者規范登記、及時報告可疑線索;對違規收購特種設備集中整治,及時消除消防安全隱患;加大普法宣傳力度,提升全行業自律意識。
相關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后,立即對全縣域廢品收購站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排查。日前,被建議部門向檢察機關反饋,已督促三家無證經營者完成登記、備案手續,向23家收購站發放了統一的登記簿,要求對物品信息進行全面、如實登記。同時,被建議部門已建立了可疑線索立即報告制度,對收購站經營者開展普法宣傳6次,解讀涉廢品收購站收贓典型案例,梳理歸納常見的銷贓套路,建議各收購站指定聯絡人負責向當地派出所報告可疑線索。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