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福建省林業局在晉江市聯合開展全國“愛鳥周”暨“護飛行動”主題宣傳活動。
藍色海灣生態科普基地(晉江)候鳥遷飛
今年“愛鳥周”活動的主題是“清除鳥網·密織法網·讓鳥兒自由飛翔”。活動現場,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發起“打造志愿者之家,為候鳥遷徙護航”號召。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向各地“護飛團隊”授旗,泉州市觀鳥學會代表廣大保護野生動物志愿者發言,晉江市有關代表作了鳥類保護工作典型發言。
2016年以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每年組織志愿者開展“護飛行動”。今年的“護飛行動”將持續至候鳥遷徙季結束,覆蓋重點鳥類棲息地及遷徙路線周邊區域。
我國是世界鳥類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全球候鳥跨境遷徙的重要通道。在全球9大候鳥遷飛通道中,有4條途經我國。其中,福建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西太平洋兩條候鳥遷徙路線上。這里山多、林多、濕地類型多,自然生態稟賦優越,為鳥類的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近年來,福建著力構建鳥類全方位保護體系,劃定了鳥類重要遷徙通道40處,在81個縣(市、區)依法設立野生動物禁獵區、禁獵期;構建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保護了全省約8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及各類典型生態系統、植被類型。
記者從活動上獲悉,目前,福建已記錄野生鳥類有592種,約占我國自然分布鳥類種類的40%。今年初開展的全省越冬水鳥同步調查結果顯示,一大批珍稀鳥類的種群數量實現穩步增長。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在福建的越冬數量達755只,比20年前增加6倍。據悉,黑臉琵鷺因黑臉與形似古典樂器琵琶的長嘴而得名,又因種群數量稀少,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貓”,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于“瀕危”。(記者 張輝 通訊員 黃海)
活動代表在泉州灣濕地現場參觀。泉州市觀鳥學會供圖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