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4日消息(記者杜希萌 田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春節假期,各地積極開展“非遺在社區”活動,讓群眾在家門口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在河北石家莊橋西區南長街道經八條社區,石家莊市非遺項目剪紙代表性傳承人趙成龍在方寸間剪出喜慶風華,這里曾是居民樓一樓臨街的閑置用房,而現在,這個400余平米的文化空間成為“非遺”扎根社區的土壤。

在首個“非遺”中國年里,更多居民走進社區舉辦的非遺傳承活動中。在上海,不少社區將“非遺曲藝匯”、皮影戲體驗式表演等多樣化的非遺展示帶入社區,讓居民在親身參與中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在河南鄭州,多個由老街區升級改造的創意園區里,老式紅磚房被各式燈籠、春聯、彩燈裝扮一新,不少居民帶著孩子品嘗各種新年小吃,體驗非遺手作,感受濃濃年味。

居民:一出家門就能有各種非遺的體驗,非遺傳承人的一些表演,比如漆扇表演把舞蹈和非遺漆扇融合到一起,很有意思。非遺這條街確實讓整個社區都變得更有文藝性了。

在社區開展非遺保護傳承,讓非遺傳統技藝成為社區文化“主角”,打通了非遺傳承“最后一公里”。

園區負責人曹心荷:我們園區核心人群的年齡是16歲至35歲,外地游客占比能達到60%,讓更多消費者能從體驗當中去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

編輯:丁驍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