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14日消息(記者馮會玲)近日,由健康時報主辦的“中國高血壓防控-兩會座談會”以“走自主創新特色之路,夯實中國慢病防控體系”為主題,力邀我國政策研究、臨床醫學、醫藥企業界著名專家學者20多人參會,討論慢病防控的中國策略。與會專家學者表示,中國慢病防控醫療支出巨大,面對我國慢病患者不斷攀升的現狀,在人們迷信進口藥、高價藥的同時,不應忽視和低估我國自主創新藥物的價值。
高血壓防治界泰斗劉力生:慢病防控離不開中國處方
世界高血壓聯盟前主席、中國高血壓聯盟前主席劉力生教授介紹,“小復方”的研發是中國為世界高血壓防控做出的主要貢獻之一,近幾年,SPC(單片復方制劑)被國外各大指南推薦和關注,這也足以證明當年我們“長效小復方”研發理念的先進性。作為中國自主創新研發的“長效小復方”的代表,“降壓0號”沒有進口藥品響亮的名頭,卻解決了我國高血壓治療曾經沒有好藥的大問題。
孫寧玲教授:副作用小、適合的藥才是最好的
中國高血壓聯盟副主席、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寧玲教授介紹說:“降壓0號”是中國固定復方傳統制劑中做過最多臨床實驗的一種藥物,臨床研究表明,服用1年血壓達標率可達到92%。在降壓效果相同的前提下,“0號”所需費用僅為常規降壓藥的40%。
王增武教授:大樣本驗證0號是安全可靠的
對于患者擔心的安全問題,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區防治部主任王增武教授介紹說,目前“降壓0號”有幾億人次的使用量,一年用量達到10億片,截止目前,并沒有在藥物臨床管理第四期臨床觀察的事件報告中發現有不良反應的情況,足以說明“0號”的安全性是有保證的。
洪昭光教授:我是“0號”的助產士,遺憾國產藥不擅長宣傳
作為“降壓0號”的研發人之一,北京安貞醫院著名心血管專家洪昭光教授驕傲地表示:華羅庚院士是“0號”之父,吳英愷院士是“0號”之母,他自己就是“0號”的助產士。他介紹說,0號作為長效小復方,研發的理念非常先進,結合了西醫的藥理學、中醫的哲學,加上華羅庚的優選法,由中國人研制出來的。互相協同正作用也互相抵消副作用,以此達到藥效的最大化,藥物副作用的最小化。
洪昭光教授表示,“經過多年的臨床實驗證明降壓0號效果確切,作用穩定、持久,副作用很小”。在他看來,“如今很多人迷信高價能夠換來高品質的療效,進而對‘0號’這類國產低價藥視而不見,甚至對它們產生了質疑,讓‘0號’步履維艱的也正是民間的錯誤認識。”,他認為,必須承認的是,不擅宣傳,是國產藥的短板,這也讓老百姓的錯誤認識越來越嚴重。
醫改專家李玲:大醫院要多考慮患者經濟負擔
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著名醫改專家李玲教授,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醫療保險室董朝輝主任也表示,健康中國2030規劃提出要為百姓提供一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全民健康保障體系,需要大力促進安全有效、價格低廉的藥物得到更廣泛的應用,而不應僅僅局限在基層醫療機構,大醫院也應該從降低患者經濟負擔的角度考慮,確保療效的情況下首選低價藥。
政協委員范利、張澍:能治病、還便宜才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好藥
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總醫院原副院長,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會長范利教授說,高血壓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每天吃藥花費多少,成了高血壓患者要考慮的一件大事,但“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的老話讓不少患者進入誤區,在治療中盲目迷信進口藥、高價藥,包括有些醫生也是出于經濟的考慮而逐漸淡忘了那些安全有效、價格低廉的藥品,這給個人和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她曾經在內蒙義診時看到有高血壓病人因藥價過高而放棄治療,當時強烈建議他們吃像“0號”這樣的藥,作為一款我們自主創新研發的經典降壓藥,每天一片,一片一塊多錢,效果穩定持久、副作用還小。范利教授呼吁,在政策上應該給予這類藥品保護和大力宣傳,讓這類符合中國國情的藥品在中國慢病防治事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高血壓分會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華琦教授提出:“基層社區是高血壓防治的主戰場,基層醫務人員對抗高血壓藥物的合理使用是非常重要的,醫生要充分考慮到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資訊部主任陳偉偉教授表示,防治高血壓真不只是吃幾個藥的問題,也要同時考慮衛生經濟學問題,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一定要有可及性。中國有2.7億高血壓病人,如果都用昂貴的進口藥,絕對是死路一條。只有選擇走慢病防控的自主創新特色之路,積極支持民族企業發展,老百姓才能用上價格便宜的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