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近日發布“關于2024年北京市特種設備安全狀況的通告”。記者從通告了解到,去年,北京市完成2100臺居民住宅老舊電梯安全評估,消除各類問題隱患2600余項,電梯接訴即辦量同比下降34.4%;今年將推進電梯“一梯一碼”智慧監管,本月內全市31.6萬臺電梯將全部實現“一梯一碼”。
根據特種設備登記數量情況統計,截至去年底,全市特種設備總量達467150臺,其中包括9881臺鍋爐、316428臺電梯、368臺大型游樂設施、104條客運索道,以及壓力容器、起重機械等。設備總量相比2023年底增長4.71%,其中電梯增量最多,增加14936臺,增幅4.95%。
特種設備的安全狀況如何?通告提出,北京市未發生特種設備重特大事故或重大影響事件,特種設備安全狀況基本平穩。全年受理特種設備安全投訴舉報1592件,同比增幅10.48%,均已依法處置。其中涉及電梯的安全投訴舉報1484件。
居民住宅電梯的安全狀況,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去年,北京市完成2100臺居民住宅老舊電梯安全評估、400家電梯維保單位維保質量抽查和190家重點電梯使用單位安全管理抽查,消除各類問題隱患2600余項。記者了解到,去年,市市場監管局專門制定了電梯安全評估指引,今年計劃對全市老舊電梯進行安全評估全覆蓋,讓市民通過電梯“體檢報告”,對身邊電梯的安全運行狀況更加了解。
針對電梯老齡化等原因導致故障隱患增加等一系列問題,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住建委等部門印發《居民住宅老舊電梯安全監管問題解決方案》,該方案聚焦群眾訴求集中、故障隱患突出點位,制定了22項工作措施。通告提出,去年,市、區兩級聯合相關部門在重點小區隱患整治、優化政策供給、黨建引領電梯安全治理等方面同向發力,治理投訴集中小區25個,出臺制度文件4個,推動911臺電梯更新納入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范圍,全年電梯接訴即辦量同比下降34.4%。
近期,不少市民都發現,小區電梯間和電梯內部粘貼上了附帶電梯編號和二維碼的公示牌。掃描牌子上的二維碼,手機就能立刻顯示出電梯基本信息、使用單位及維保單位信息、維保負責人和聯系方式、檢驗信息等內容,讓市民對電梯的維保情況和安全狀況一目了然;如遇緊急突發情況,市民還可以通過掃碼快速與相關人員取得聯系,便于救援人員第一時間定位電梯具體位置,快速組織救援。通告提出,去年,北京市已對使用15年以上的8萬余臺老舊電梯實施“一梯一碼”智慧監管,實現電梯維保環節非現場監管。記者了解到,本月內全市共計31.6萬臺電梯將全部實現“一梯一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