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1日消息(記者 王進文)4月1日,2025北京平谷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討會在金海湖畔舉辦。會議由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和平谷區委、區政府聯合主辦。會上宣布平谷區入選北京市首個國家碳達峰試點。

本屆大會以“踐行‘兩山’理論,建設美麗中國”為主題,創新“高校+協會+政府”三方協同辦會模式,通過“展廳參觀+主場活動+專題研討”聯動形式,以“1個智庫平臺+1個開班儀式+4維智慧碰撞+5項主旨演講”方式,打造“多元參與—智庫引領—戰略合作—凝聚共識”四位一體高端對話平臺。

平谷區委書記唐海龍在致辭中表示,平谷區作為首都生態涵養區,始終勇當“兩山”理論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近年來,平谷區成功創建北京市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入選北京市首個國家碳達峰試點,始終堅持生態立區,筑牢綠色基底。他表示,未來平谷區將繼續依托生態優勢,建設“高大尚”平谷,加速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平谷模式”。

活動現場,平谷區與“兩山”理論誕生地浙江省湖州市簽署《關于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生態資源、產業基礎、政策創新等方面的優勢,圍繞生態產業協同、生態產品交易市場建設、生態補償機制創新,以及企業、人才、技術交流等方面,共同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有效路徑和模式,力爭形成一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積累成功經驗,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示范。同時,平谷區與6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聚焦VEP(生態產品價值實現)、EOD(生態環境導向開發)等項目落地,推動“生態治理+產業”“技術賦能+模式創新”深度融合。

簽約儀式(央廣網發 平谷區委宣傳部供圖)

唐海龍等領導為平谷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專家委員會成員頒發聘書。該委員會匯聚國內外頂尖專家學者,建立“理論—政策—實踐”三維聯動創新高地,將為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踐路徑提供全周期智力支持。

頒發聘書(央廣網發 平谷區委宣傳部供圖)

大會發布《平谷區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實施方案》,系統構建“三大支撐、四區建設、七大行動”“雙碳”實施體系,明確2030年,平谷區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持續下降等核心任務,重點部署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升綠色經濟發展動能、構建綠色高效交通體系、加快特色農業碳減排、完善全域循環經濟體系、提高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等7項重點任務,通過科技創新、政策創新等途徑為全國同類地區碳達峰工作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大會還舉行城鄉融合發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專題培訓班,城鄉融合發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三主”課程體系開發、城鄉融合發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課題研究工作啟動儀式,為生態領域人才培育搭建平臺。

當天下午,在金海湖國際會展中心同步舉行4場專題研討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企業、金融機構等各界嘉賓交流研討,共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編輯:阮修星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