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2日消息(記者 雷妍)降壓有是否需要定期更換?有種說法稱,一直吃同一種降壓藥身體會耐藥,到時候就不管用了,因此需要經常更換。這種說法是真的嗎?每月“科學”流言榜給出解答:沒必要頻繁更換降壓藥。

選擇降壓藥的目的,是將血壓控制在合適范圍,避免對靶器官造成損害,起到保護身體的作用。在服用降壓藥過程中,若能達到此效果,就無需為規避所謂的藥物副作用而頻繁換藥。

藥物副作用可通過監測進行觀察,例如部分藥物可能導致腳踝浮腫,有些藥物可能影響血液中肌酐的指標,這些都能被檢測出來。若監測后未發現副作用,就無需頻繁更換藥物。

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可以換藥,比如,除了降壓,還期望獲得額外的靶器官保護時。部分藥物不僅能降壓,還能額外降低尿蛋白,對糖尿病或心衰患者的病情控制有益,此時可遵醫囑調整用藥。但對于患者自身而言,若當前服用的藥物感覺良好,無副作用,且血壓達標,就沒必要為規避所謂的副作用而頻繁換藥,否則不利于血壓的穩定控制。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委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共同發布。

編輯:郭彥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